目前的評量多採百分制計分,將學生個人表現與全班/整個群體(常模)做比較,目的在區分學生的相對位置,是一種「相對性」的概念,僅能表示學生在群體中的表現如何,無法提供其他訊息(如:得90分的學生具備何種知識或能力),故稱為「常模參照評量」。但「標準本位評量」則是以「絕對性」觀點來呈現評量結果,將學生學習表現區分為不同等級的評量結果,可讓教師、學生、家長依學生表現所對應到的表現等級描述,來了解學生對於學習重點的精熟程度或測驗內容了解程度的多寡,即知道多少與知道的程度為何,使學生不與他人比較,只關注於自己的表現程度。